借好帮扶外力 增强内生动力(一线探民生)
焦点阅读
近年来,贵州台江县的教育、医疗状态发生了很大转变。这得益于当地依托东部扶贫协作资源,聚焦要害短板,从资金手艺、制度治理、人才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,推动全县教育、医疗实现跨越式生长,为走好脱贫路提供保障。
“以前每逢高考,学校门口很难看到家长。家里有条件的,一样平常都把孩子送到外地念书。不管大病小病,一旦生病就想往外跑。现在这些全倒了个个儿!”今年3月,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,而当地教育、医疗条件的显著转变,让群众感受很深。
数据也验证了这一事实:2020年,台江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是2015年的15倍,延续3年高考本科完成率居全州第一;台江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比2015年增进322%,手术例次增进273%。
近年来,台江县抢抓帮扶时机,依托东部扶贫协作资源,聚焦要害短板,探索执行东西部教育、医疗组团式帮扶,由此推动全县教育、医疗跨越式生长,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伍。
引进资金手艺
提升诊疗水平
2016年9月,汪四花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二医院来到台江县人民医院,以院长的身份驻点帮扶。眼前的县医院不仅设施简陋,医院人才队伍也亟待建设。
汪四花没有泄气,满脑子都想着若何改变,“若是没难题,还要自己来干吗?一定要让医院蜕变重生。”
帮扶的要害在于找准病根儿,有的放矢。在对医院的摸底调研中,汪四花得知,由于缺乏手艺、装备,当地群众都往周边地区跑,形成了看病难、看病远、看病贵等问题。“唯一一台装备在五官科,效果底下还垫着块砖头,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。”
“幸运的是,我们背后有壮大的后援支持。”汪四花所说的,是浙江大学提供的1910万元以及浙大二院支持的近700万元帮扶资金,改善设施不再是难题。短短几年,核磁共振室、消化内镜中央、心血管介入中央等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县医院还建成了远程会诊中央。医院的诊疗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,汪四花期待的转变逐渐展现。
“之前是不敢治,甚至还治不了。现在不只敢治,还能治好,这是最要害的。”汪四花示意,医院新建23个学科平台,开展新手艺、新项目共155项,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升,“收治病种增加了近五成,日看病量稳定在600多人,是之前的近3倍。”
除了医疗条件的改善,杭州市还努力协调3000万元资金用于台江县职校改扩建,同时下拨2200万元用于建设当地中学,为教育持续生长提供保障,全力阻断贫困代际通报。
转变教育理念
强化制度治理